讲述人:图书馆党总支纪检委员 段松立
讲述内容:
一代名将罗荣桓在山东抗日六年半的时间里,他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,坚持原则、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和高尚情怀,不仅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,充分发挥了凝聚人心、积聚力量、提高革命队伍战斗力的重要作用,而且给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以深刻的教育和启迪。
罗荣桓始终把自己看作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员,从不搞特殊化。为巩固鲁南根据地, 一一五师师部、六八六团和萧华纵队从泰西开赴鲁南,一路穿越敌人一道道封锁线,有时一晚走百八十里。行军途中,罗荣桓总是把马让给伤病员骑,自己走路。他穿的鞋到了鲁南已经磨得前后都穿了孔。有一天,事务股长樊文烈从商行买来两双皮底鞋,送给罗荣桓和林月琴。樊文烈还没开口,罗荣桓就问:“你从哪里弄来的鞋呀?”“买的呀,你的鞋都烂了,看着太不像话了。”罗荣桓听了,忽然沉下脸来,非常严肃地说:“文烈同志,你能不能给全体战士都买上这种鞋呀?”樊文烈一时还没有回过味来,就说:“这两双就很难买到,整个部队怎能买到呀?”其实,就是能买到,在当时那种物质条件下,也是买不起的。罗荣桓接着说:“战士都打着赤脚,穿着草鞋,你让我穿着这皮底鞋,怎么站在战士面前讲话呀!”樊文烈听罗政委这么一说,一时不知所措。罗荣桓口气缓和地说:“你把鞋退回去吧!”
“这是从商行那里买的,到哪里去退呀?
站在一旁的林月琴看樊文烈下不了台,就说:“已经买了,就算啦。以后扣我们的零用钱吧!”这才替樊文烈解了围。最后,罗荣桓语重心长地说:“你们搞事务工作的,以后应该多关心战士,眼睛不要只往上看,因为下面的人数多。”
罗荣桓同志有很强的群众观念,对战士违犯群众利益、干部耍军阀作风的行为从不姑息和迁就。在开辟鲁南山区根据地的时候,一一五师师部进驻抱犊崮东北的大炉村,因为缺乏烧柴,有的战士把柿子树砍了,罗荣桓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,马上找来有关人员,进行了严肃的批评,并就这件事进行了教育。当地开明士绅万春圃深受感动,便叫家里的人到自己的山上砍了许多松树枝,送到部队里来。
在艰苦的环境中,罗荣桓总是以身作则,和大家同甘共苦。同志们想在生活上给他点照顾,他总是拒绝接受。他经常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,不要以他的名义要东西。有一次,勤务员王立志,跟四科长卢成道去打扫战场,带回来一袋子罐头、饼干。罗荣桓很严肃地批评了小王,硬叫卢成道拿回去,分给伤病员吃。
古人云“风成于上,俗形于下”,作为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人,罗荣桓元帅在37年的革命生涯中,时刻严格要求自己,保持勤政廉政、勤廉为民的工作作风,并严格要求亲属、子女不搞特殊,努力工作。他努力进取的精神、言传身教的严谨家风和高尚品格值得我们学习。罗荣桓正字当头,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为在全社会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,进一步形成褒正贬邪、崇廉鄙贪的良好社会氛围作出表率。
图书馆设立“廉政书架”:

为响应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,图书馆在二楼“党史学习教育”专区内设立“廉政书架”。书架上陈列了丰富的廉政教育书籍,包括廉政文化理论研究、廉政故事读本、廉政制度建设、廉政规则规定等,为我校师生深入了解廉政文化、增强敬廉尚廉践廉意识提供了良好的阅读氛围。“廉政书架”一经开放,立即吸引了众多师生读者前来借阅。